广州南沙全球揽英才 提供逾200个博士以上人才岗位******
中新网广州12月20日电 (王坚 谢子亮)据广州市南沙区政府20日消息,该区已启动“智汇南沙青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南沙)面向世界高层次人才线上对接会,建立了线上活动平台,将持续开放三个月,陆续发布岗位需求信息。
南沙区政府介绍,目前,线上活动平台已上线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第一批30多家用人单位超200个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
近年来,广州市、南沙区均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全方位支持人才创新就业,其中,南沙推出了新的人才政策体系,给予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最高1000万元人才奖励,给予新引进全日制本科生3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12万元的生活补贴,对新招收的博士后给予最高75万元奖励资助。
同时,《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的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鼓励类行业15%企业所得税政策都已落地。
此外,为强化对全区人才服务工作的统筹,南沙以南沙国际人才港为重点服务载体,着力打造南沙人才服务工作的城市名片,成为加速国际化人才集聚的“助推器”。
据了解,南沙国际人才港集聚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等人才服务平台;落户中国广州人力资源产业园南沙园区,已引入仕邦人力等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8家;集聚粤港澳院士创新创业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科技创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双创基地(合作空间)等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
我是新时代的兵|驾驭黑色“巨鲸”的潜艇兵******
解说:我是赵满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某支队二级军士长。2014年,我们372潜艇正在执行战备训练任务,深夜突遇“水下断崖”,潜艇在大洋深处急剧下沉。
“水下断崖”,是因海水密度不同而形成。当潜艇从海水高密度海域进入海水低密度海域,潜艇的浮力会突然减少,专业上称这种现象为“掉深”。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有效潜深为300米,如果不能迅速控制“掉深”,潜艇将急剧掉向海底,被海水巨大的压力解体,造成艇毁人亡。历史上,外国潜艇曾发生过因潜艇“掉深”造成的重大事故。
面对突发的严重“掉深”险情,372艇3名同志迅速封舱,全体官兵临危不惧坚守岗位,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顽强的战斗作风与死神搏斗。180秒内,指挥员下达数十道口令,艇员们迅速完成500多个动作,关闭近百个阀门、开关。
终于,潜艇成功自救上浮,化险为夷,创造了世界潜艇史上遭遇“水下断崖”成功自救的奇迹。
解说:相对明星装备航母、四代战机,我们潜艇要维持低调。它无声、隐形,游曳在大洋深处,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借助水下的隐蔽性,预先潜伏在关键海域,战时从海中发动攻击。可以说,潜艇的存在足以遏制或影响战争进程。
解说:我国的第一支潜艇部队,于1954年6月19日在青岛正式成立。主要用于水下突袭、反潜和实施侦察,是对海上和岸上目标实施打击威慑和钳制的重要力量。
如今,人民海军已经拥有核动力和常规动力两大类潜艇。在潜艇上,“百人一杆枪”,各个岗位都与潜艇的生命力、战斗力相关。这就需要每一名潜艇官兵都拥有过硬的本领,成为技能“多面手”,不但要熟练操控设备,还要准确判断、排除故障。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住在‘龙宫’里!”,“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潜艇兵”,潜艇兵的工作是“神秘”的,更是神圣的,如果将潜艇部队比作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的水下盾牌,那么潜艇兵就是那个手握盾牌的人。我们深爱这份职业,因为“我们这支部队,是为打仗而生,因胜利而存在,几十年来从未改变。”每一名潜艇官兵都明白,胜利就是我们追求的最高荣誉!我骄傲,我们是人民的潜艇兵!我自豪,我们保卫着祖国的海疆万里。
科学顾问:曹卫东
制片顾问:范文军
编 导:金 赫
动 画:景晨龙
鸣 谢:北京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
出 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