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工商界跨海赴交流让两岸经济“脱钩论”不攻自破******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台湾工商界跨海赴交流让两岸经济“脱钩论”不攻自破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日前在厦门举行,刘兆玄接任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后排除万难首次率团赴会。这也是中共二十大闭幕后,两岸企业家共同参与的首场高规格经贸交流活动,是该企业家峰会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在线下举办年会,实属不易。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两岸开放民间往来,两岸经济合作领域逐步扩大,尤其是两岸企业家峰会成立的近10年来,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更加密切,产业依存度融合程度不断提升。两岸之间合作共赢、互利互补、联系紧密的经济格局业已形成。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台湾工商界仍然踊跃跨海参会,体现出这一格局继续壮大是两岸的共识,是双方工商界的共同意愿。
尽管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大肆限缩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阻挠正常经贸往来,但从峰会年会的参会情况及成果来看,两岸经济合作没有“降温”。大陆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两岸经贸合作依然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遇,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台当局相关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总额占比为38.8%,年增速出现放缓迹象。有人认为,这意味着台湾经济对大陆倚靠程度降低。但岛内同时有分析回应,对台湾而言,大陆巨大的市场仍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两岸经贸长期向好的最重要原因。两岸经贸规模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后,增速放缓是正常波动。
今年1月至11月,两岸贸易额达2945亿美元,给台湾带来约1438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不少在大陆的台企生产经营逆势增长,一些大企业增资扩产,今年新增9家台企在大陆上市,总数已达58家。
台湾工商界跨海“登陆”赴交流,让两岸经济“脱钩论”不攻自破。事实证明,两岸经济密不可分、断不了链,唯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台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也才有更大确定性和更坚实依靠。大陆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意愿稳定不变,政策举措出台持续丰富,符合两岸共同利益诉求。只是,随着大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台商投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大陆经济高速发展的数十年间,台商在大陆投资以制造业为主,自我配套能力强。如今,在大陆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以科技化为核心的背景下,两岸高科技企业正在走向竞争关系,这对台商投资产生挤压效应,需要两岸双方正视。但竞争不代表不能互补,更不意味两岸经贸合作的终止。台商唯有转变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大陆经济环境变化,才能谋求更好发展。
今年适逢两岸打破隔绝、开启民间交流35周年。对于两岸正常经贸往来,大陆的态度一以贯之,即支持、鼓励、欢迎两岸经贸界人士多交流、多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完)
安倍回忆录预售火爆,曾因“敏感内容”延期出版******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林泽宇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颖】日本《读卖新闻》30日报道称,《安倍晋三回忆录》将于2月8日出版,内容为对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长篇采访。该书原计划于去年年初出版,但由于有很多“敏感内容”,当时应安倍本人要求,出版被延期。在安倍遇刺身亡后,经其夫人安倍昭惠同意,本书得以面市。
报道称,对安倍的采访由读卖新闻社特别编辑委员桥本五郎与社评副委员长尾山宏于安倍卸任首相约一个月后(2020年10月)开始进行,采访共计18次,时间跨度约1年,采访时长达36小时。《安倍晋三回忆录》收录了全部采访内容。报道称,回忆录内容涉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在回忆录中,安倍透露,特朗普看起来好战,但实际对军事行动持消极态度。特朗普以及美国政府曾试图“拼命隐藏真正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朝鲜发现这一点,美国对朝施压将失去作用。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安倍晋三回忆录》的正式发行日期是2月8日,但从1月30日起就开始接受预订,当日便登上日本亚马逊网站非小说类图书排行榜第一名。
安倍晋三于2006年9月首次出任日本首相,翌年9月以健康为由宣布辞职。他于2012年12月再次出任日本首相,直至2020年8月因健康问题辞职,是连续在职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去年7月8日在奈良县奈良市街头演讲时遭枪击,经抢救后不治身亡,终年67岁。
另据日本“映画”网站30日报道,一部关于安倍晋三的政治纪录片《妖怪之孙》将于3月17日起在日本公映。这部纪录片主要通过采访的方式探讨安倍晋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给日本留下了什么遗产等话题。纪录片片名之所以是《妖怪之孙》,是因为安倍是被称为“昭和之妖”的甲级战犯、前首相岸信介的外孙。
(来源:环球时报)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